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

[TED]Sugata Mitra 建立雲端的學校

摘錄幾個重點,括弧內是我的註解
1.現今我們的教育重點,(有一部分)源自於三百年前大英帝國,維多利亞時代。帝國為了要順利的傳遞訊息到全世界,必須要訓練大量能做相同,聽懂訊息,複製訊息的人員。所以有了這種教育體系。

但現在我們還需要這種教育制度嗎?這種教育的想法,已經過時了!

(我想所謂的「這種」教育體系,指的是「大量複製」這部份,每個人要會做相同的事情,隨時能夠相互取代。其實這種情況,在台灣這種以代工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國家,也是相同的。也就是我們希望訓練出能快速聽懂指令,遵守命令,確實執行,但不用想太多的人員)

2.接著是一系列的介紹他的實驗與想法。當他提供電腦和網路給各種不同背景的孩童時,不管孩童的社經地位,也不管電腦裡面所使用的語言是不是孩童熟悉的。孩童都能以少少的時間,就能「自學」到某種令人驚奇的程度。

只要你給他們一個他們認同的任務,例如問他們一個關於DNA與基因複製的問題。當他們理解了問題,對這問題有興趣,剩下的部份他們會自己完成。

(也就是說,這時候那個「知識」"knowing",相對來講變得不那麼重要了,在這個演講的大約12' 48"的地方,有一張圖,似乎是這樣:一個技術工人頭上有個頭戴式裝置,能自動辨識眼前裝置的問題,然後將相關的資訊以投影的方式投出來在牆壁上,於是工人不需要把那些東西背起來的情況下,就能處理這些問題。

在這個情況下,什麼會變得重要呢?創意、創造力、察覺問題的能力、問出好問題的能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變得很重要)

3.接下來他談的是「激勵」的部份。也就是當孩子們在自學的過程中,給他們充分的安全感和激勵,是很重要的。在這邊他談到一個神經生理的理論。就是當人感受到威脅的時候,負責「學習」的前額葉會被關閉,也就是當我們以考試和懲罰作為教學的策略時,會壓制學生學習的能力。(我猜會不會是「創意」「創造力」「自我組織」的那部分),他對這種教育體系的出現提出了一個解釋:因為在帝國時期需要這能力,需要人在面臨威脅時仍然能夠生存。(當然,軍人是需要這個能力的,大量的代工人員或許也需要這種能力)

在這部份他提出他這次演講的重點,就是Self Orgnized,自我組織。也就是人在自我組織的過程中,就產生了學習。(當我們把問題或任務丟給孩子,孩子在經歷這些歷程時,會自我組織,而產生學習)

這邊有一句很重要的話:not about making learning happen, it's about letting it happen.不是迫使它發生,而是讓它自己發生。

老師的角色,是讓這個過程「運轉」起來(用我的話來說,就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,給予適當的協助,提供適當的指引、問題、挑戰)

4.他提出的架構是:「寬頻網路+合作+激勵」,在演講的17'34"的地方,有一小段他進行實驗的世界各國的小孩在討論、發表的歷程。非常的有意思。(如果學生能這樣子的思考、討論,學習一定會在裡面發生)這些孩子能在很短的時間內,學會許多很超前的知識(這些我們認為很困難的知識對他們來講莫非並不那麼困難,只是我們沒有找對引導他們學習的方法?)

5.課程得要吸引人才行!問題得要吸引人才行!你應該對一個九歲的孩子說:「如果有一顆隕石朝地球飛來,你怎麼知道它會不會撞到地球?」

如果他說:「什麼?怎麼知道呢?」

你就說:「有個神奇的詞叫做切線角tan」

然後就丟下他不管,他自己會找出答案。Sugata Mitra先生在實驗的過程中,對孩子提出了許多問題,像是:「宇宙是什麼時候開始的?會如何結束?」這樣的問題,然後學生最後展現的答案非常的棒(19'25")老師做的事情,僅僅是提出一個問題,然後在後面鼓勵孩子們的回答。

(其實當我們覺得課程很無聊時,然後想把課程變有趣,用的方法是弄很多聲光效果很好的活動來填充課程時,是完全錯誤的方向。因為當那些聲光效果很好的時間結束後,我們還是帶著他們回到那個超無聊的課程裡,結果只是讓他們覺得這些課程更無聊。

但如果你弄懂這個學問的核心,這個學問真正回答什麼問題,解決什麼問題時,那你就會很想弄懂它、解決它。那麼學習的動機就出現了)

ok..以下是我的想法和作法

以科學課程來說,基本上科學都是發自於一連串的問題(problem)或者想完成的事情(project),經由許多解決問題的努力,慢慢的拼湊出正確的答案,或是完成任務。所以我覺得PBL的模式會是學習科學時很好的主幹。剛好我最近完成的一個化學課程,就是以此為想法而設計的。等過一陣子來好好整理出來發表

我把我的課程稱之為PBL(problem/project based learning)科學探究課程。

而這個似乎也跟Mitra先生所說的,教師做的事情就是「提出問題」,是類似的

那然後呢?我們得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,包括充足的電腦載具,足夠大的頻寬,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,友善的學習氣氛,激勵人心的話語。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,去想辦法回答問題或是完成任務。那麼在這過程中,學生就自然會學到許多重要的能力。

最後,如果要做評量,讓老師和學生知道這課程進行完畢後有沒有學到東西的話,我的想法是可以利用rubrics來做自我檢核,當然上台發表、學習檔案等等也都是很好的成果展現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